狐狸🦊🦊🦊🦊🦊🦊🦊
匿名用户让你们看点好的,整天看逼要压抑死

让你们看点好的,整天看逼要压抑死
吴思在《血酬定律》里提了一个问题:一条人命值多少钱? 不同朝代,答案不一样。 他翻史料,发现明朝有记载:一个普通农民的命价,大概十两银子。一个举人的命,值几百两。 为什么会有这个价?因为真的有人在买命、卖命。 绑匪绑票要赎金,得算这家人能出多少钱。出少了不划算,出多了人家付不起。 官府剿匪,得算死一个兵值不值。 造反的农民,得算拼命能换来什么。 每个人的命,都明码标价。 这个发现让吴思倒吸一口凉气。 他意识到:中国历史不是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而是一场持续三千年的定价游戏。 当种地一年只能赚五两银子,造反成功能抢一百两,死亡概率50%——这笔账怎么算? 预期收益:100两 × 50% = 50两 成本:5两 × 10年(假设活十年)= 50两 差不多持平。 再穷一点,这笔账就划算了。 起义就发生了。 书里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这句话:"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是决定一切规则的元规则。" 什么意思? 就是说,不管表面上讲什么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真正起作用的永远是:谁的拳头硬,谁定规矩。 皇帝为什么是皇帝?因为他有最强的暴力机器。 法律为什么要遵守?因为背后有警察、军队。 道德为什么管用?因为违反道德会被暴力惩罚。 这个逻辑往下推,你会发现:所有的盛世,本质上都是暴力达成了某种平衡。 官府抢得不太狠,老百姓还能活,就有盛世。 官府抢太狠,老百姓活不下去,就起义。 起义成功,新的暴力集团上台,游戏重新开始。 三千年,一直在重复这个循环。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为你会意识到:历史课本里那些"圣君贤相、以德治国",都是表象。 真正运作的是这套暴力定价系统。 最恐怖的是:这套系统没有好人坏人之分。 一个人是当农民、当土匪、还是当官,完全取决于哪个选项的血酬更高。 道德和良心当然存在,但在生存面前,它们的权重没你想的那么大。 吴思把这个叫"血酬定律"。 我把这个叫"我再也没法用以前的眼光看历史了"。
生日快乐!!!!!!!!!
下面是我自己结合各方消息听的床,如果有底气,可以来跟我赌一赌 ①猪头军中马仔继续遭清洗,包括许学强、徐起零、徐西盛、肖天亮四上将,钟绍军这种已经被边缘化的马仔,猪头也保不住 ②张系控制军委,刘振立军委副主席 ③胡海峰升正部 ④黄坤明下台 沒说胡春华、汪洋上位,算清醒的 我不赌,只分析 张系控制军委,肯定的。 刘振立最近一次,代张又侠陪习视察部队 所以他升副军委主席有可能性 按推上包稳派蔡慎坤曝料 继9名上將后,又有9个中將,15名少将被免职。其中包括习铁杆钟绍军。 其实去年香港报纸报道钟从习军办主任调到囯防大学时,习权力就不稳了。 但这二年国內一点不报道,连钟军办职务都不修改。 如钟进一步免职,那就是习军中人一个都不留。 下一步就是中央中的文职了,涉及你讲的分析 广东省己二年沒完成GDP目标,黃坤明就这个原因也会被撤职。什么时间不一定。四中要解决人事太多。但二十一大沒政绩己不可能入常。 胡海峰部级是李强提名,人大批准。跟四中沒关系。他从下放地升到中央副部级。 是李强直接任命的。升部长,按李强与团派的友好情況,将来也有可能性。(转载)
傻子聽床們,我敢保證習絕對還能繼續幹一屆,你們以為把軍權扯下來會直接完蛋嗎?你們還是去老習床底下接著聽床算了,我這一點支持老習,你要說其他那不一定,但是老習絕對還是會繼續干一屆,張又俠,胡春華不可能的,最多是官高一級罷了。
官方说GDP增长5.2%,喜气洋洋,好像经济又“起飞”了。但我横看竖看左看右看,看那数据:基建狂拉、地方债滚雪球、消费萎靡、房地产一脚踩空。 真要说,这不是增长,是最后的挣扎。 几十年来靠“投资拉动”,就是往经济里灌水。以前是地方卖地,如今地也卖不动。青年失业率干脆“停止公布”,这是几百年来统计史上的奇观。 问题是,的经济结构早烂透了:出口靠廉价劳力,内需靠债务支撑。现在外资跑路、老百姓不敢花钱,靠数字游戏维稳信心。真要算,GDP不叫增长,叫“印钞增长”。
几天前叼盘胡锡进在喊 "舆论不宽容", 共匪批斗公知压缩社会议题讨论空间时, 赤帝国知识工具人都忙着当共匪打手. 现在民粹了就嫌水温烫了? 民粹在别国或会有刹车, 在教育匮乏的东陆却没刹车. 由于民粹的愚昧性也会逐渐义和拳化, 从 "反清妖" 变成 "扶清灭洋". 我是希望族裔实在的群体能避免民粹化, 可极端民粹也是公民社会的死穴, 要抑制民粹本就很困难而共匪也不会起好作用. 在极端民族主义转民粹时会有过渡期各位要小心了, 昨天我两个同事又跟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呢, 但两种极端主义的混合体我愣是没插上话来上阻力...(转载)
不管怎么说,温在公开场合是提过政治体制改革这个事情的,说要警惕文革重演。这一点总比朱镕基强,朱镕基搞经济改革大刀阔斧锐意进取,但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一个字都没说过。 六四事件时,虽然他最后把赵紫阳开政治局会议的请求顶回来了,但他也陪赵紫阳去广场了,送了他最后一程,在外人看来也是一种政治表态了,在“保有党性”的同时还对老上司有一定的忠诚度,这应该才是邓小平看重他的原因。 温是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发展起来的,是有改革的意识,但过于谨小慎微,要在尊重一把手这个党内传统下工作,在改革上也不会有太大作为,我也愿意相信他在灾区落泪、怒斥毒奶粉等是发自内心的出于个人良知和敬畏。 个人意见,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既有官僚空话套话的一面、也有真理想真性情的一面。他是想做点事情的,但个人魄力不足,也有中共体制的原因,胡除了对付江派和他保持一致,其他也没有给他太多支持,加上家族的腐败严重腐蚀了他在民间和党内的道德形象和号召力,所以他只能和平庸的胡绑在一起缝缝补补,扳倒一个薄熙来,迎来另一个薄熙来(转载)
温家宝82年就已经是副部长,难道是当了总理才开始贪腐吗?显然不可能。混中国官场每年公关费用都远超工资,到了中央需要行贿的对象甚至要列清单以免遗漏,不贪腐根本就混不下去,以温家宝一路畅通的仕途来看,完全不可能 组织不同意更是扯淡,我见过被迫辞职的,没见过被迫留任的,中央的位置多少人盯着,还能有人逼你进中央?你温家宝给邓小平操过屁眼还是怎么样?这个位置非你不可了? 这个事情要么根本就是假的,要么是温家宝贪腐被政敌举报了于是以退为进试探风向。温不清楚上面的人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上面借刀杀人自己干脆就主动让位,也好过闹到法院那里家破人亡,上面也知道温家宝不是真的辞职,所以也就先挽留一下 沈不可能不知道,但他本身也是跟着团派发财的,所以就故意装傻 至于温家宝是怎样的人,一个词概括,为虎作伥 影帝满嘴要改革,但是高考绑定户籍,非典三鹿事件整肃媒体和建墙驱逐谷歌全部都是开倒车,更不用说包括呼格案孙小果案都是他任内的事情,可以说他延续了中共一贯的收紧舆论,镇压百姓的风格。在经济上,开启了大放水刺激房地产的模式,城投大基建更是野蛮生长,通过大举借贷透支未来给中国的经济打下了最后的兴奋剂,但是这种通过金融游戏撑起来的繁荣毕竟是虚假的,在胡温时代大家第一次有了“gdp在疯涨,工资却没怎么涨”的感受。而这一切都让习近平接盘了,所以习近平于公于私对团派都是气不打一处来:你留给我一套烂摊子,然后在媒体面前口嗨改革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 你要是比烂的话,包子确实更烂,团派为虎作伥也比包子胡乱折腾要好。但是下坡路上回头看全都巅峰,团派比江退步,包帝又比团派退步,其实是共产党的贪婪和狂妄所决定的,陈云邓小平之所以看中了江胡,就是因为他俩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镇压中国百姓 任何懂共产党的人都不会相信什么“江泽民开明”“团派坚持改革”之类的屁话,他们相比前一时代都在不断强化共产党的统治,都是共产党的好狗(转载)
雍正王朝里有个情节,虽然是小说也值得思考一下。康熙晚年那些儿子天天盼着自己死,老爹病了一个个按捺不住喜形于色,过几天老爹又活过来了掩饰不了地失望。只有雍正床前服侍汤药默默帮老爹处理国政。康熙难道不知道雍正是装的?雍正也和其他儿子一样天天盼着自己快点死呢。但,装就比不装强!肯装,说明心里还有一点点君父、还懂得一点点羞耻、还有一点点人性。 他家的珠宝生意纯粹奢侈品,又没垄断进口抗癌药,总资产也不算多吧。仅凭在总理记者招待会如此万众瞩目的场合,说出警惕文革可能卷土重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可能失去,可以历史留名了。 非说从坏人堆儿里挑稍稍不坏的人没意义,这么讲也没法彻底反驳,但好像稍稍有点抬杠的意味。
我本人是xxxxxx群体,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 现在随便跟朋友聊公共议题(不管是不是时政类),十有八九会听到一句话: “这些我不关心啦,说了也没用。” 这种话听起来很理性,其实反而透着一种集体性绝望。 不是不懂,而是早就懂得太多。 知道谁说了也没用,知道问题根本不在讨论能解决的层面。 有趣的是,国外的中青一代在街头抗议、组织行动。 我们这边的年轻人还在卷考试、抢编制、刷短视频。 一个是试图改变世界,另一个是努力适应世界。 所以我觉得,“去政治化”根本不是冷漠,而是一种防御机制。 但当一整代人都学会闭嘴的时候,问题也就永远不会再被提起。 这太可怕了。那么有趣的事情是当他们的政府发起政治运动的时候, 即使没有人在背后拿着枪指着他们,很多人还是会积极参加。 如果真的是都懂,那么为什么要给一些爱共媒体流量? 看见打台湾的论调集体高潮也是一种防御机制? 去恨美日,去嘲笑印度,去舔大鹅,去支持哈马斯, 这些他们可以不用去表态的政治活动,为什么就不害怕了呢? 既然他们都学会闭嘴,那这个时候就不会说 “这些我不关心啦,说了也没用。” 不要以为这些人都是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 我的亲戚三四十岁的上班几十年的一样有这样的, 家族吃饭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小日子,美帝之类的吹牛逼。 也没看出这些人的防御机制在这时候有作用。 人可以在危险的时候为保护自己沉默, 但在上面没有逼你表态的时候为虎作伥就是邪恶。(转载)
集中体现在对自由、个人主义和有限政府的坚定拥护上。 一、 对国家体制(政治制度)的观点 奥派经济学家(特别是米塞斯和哈耶克)是**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和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的坚定拥护者。他们的经济学分析直接导向了对特定政治体制的偏好和批判。 1. 极力主张有限政府 (Limited Government) 保护产权和契约: 国家的主要且唯一的职能是保护个人的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并确保契约的履行。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反对干预主义: 任何超越上述基本职能的政府干预,无论是产业政策、价格管制、贸易保护还是福利项目,都会扭曲价格信号,阻碍企业家精神,并导致资源错误配置。 2. “经济计算问题”与对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的批判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提出了著名的“经济计算问题”:在没有私有财产权和自由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中央计划者不可能获得必要的、分散的知识,来对资源进行理性的经济计算和有效配置。 因此,米塞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必然导致混乱和贫困。 3. 哈耶克的知识问题与对集体主义的警告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强调,经济和社会中最重要的知识是分散在亿万个体中的地方性、隐性知识(如特定时间、地点的具体情况)。 价格体系的作用: 价格机制是唯一能够有效传递这些分散知识的“信息系统”。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在书中警告,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和中央计划,即使是出于民主目的,都必然需要国家获取和集中所有知识,这最终将导致个人自由的丧失和极权主义。 二、 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与货币)的观点 1. 坚定的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支持者 奥派的个体主义原则认为,贸易是双赢的,是不同个体自愿交换的结果,应该被允许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进行。 他们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反对任何形式的关税、配额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这些都会损害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2. 对国际货币体系和通货膨胀的立场 反对国家垄断货币: 奥派经济学家对国家或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垄断持高度批判态度。 商业周期理论 (ABCT): 奥派认为,中央银行通过人为压低利率、创造信贷扩张来干预货币供应,是导致经济繁荣与萧条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这种扩张性货币政策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和资本的错误配置。 主张稳健货币: 许多奥派学者主张回归到某种形式的商品货币标准(如金本位)或货币竞争,以约束政府过度发行货币的权力。
标转载的都是别的地方找来的,你自己去找原贴
二戰時日軍實際上是已經完全摧毀當地原有政治勢力,最典型的就是越南柬埔寨,其實我想說中國。 無論如何,兩國當時在法國治理下的西貢和金邊一直比英國手下的香港新加坡更出名。 英國人自己說的,東方的巴黎,香港和新加坡可沒有人跳出來說它們是東方的倫敦。 二戰結束後法國自然已經無力回歸亞洲殖民地,日軍又撤退,權力真空就出現了。 比如金邊,比如西貢,都上演了本國農民屠殺本國城市居民非常可怕的人間慘劇。 二戰時期其實這些國家相對和平很多,華人多得國家國共兩黨甚至好得可以穿一條褲子,比如馬來亞,對就是後來分裂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然後羅斯福死了,Truman上臺了。 我這裡沒有想替史達林推拖的意思,但是我有時候難免會想,羅斯福如果沒有死得這麼早,冷戰最熱的亞洲戰場各國普通人會不會死得這麼慘烈。 不過歷史沒有如果,史達林開始朝亞洲各國共產勢力輸送大量大殺傷力現代武器,而當時蘇聯就是你只要是我的陣營的,你就有武器。 可是當年覺得共產主義好的,就算當時那種政治風潮下,精神應該都有非常嚴重問題。 我說的甚至不是朝共或者中共領導層,我說的是泰共和馬共這兩個相對沒有那麼激進的。 哦對了泰共也和國民黨勾搭過,中國國民黨當年在東南亞勢力其實真心不低,可是昔日兄弟情誼在政治利益面前簡直不值一提,國共主打在中國和東南亞都兩敗俱傷。 而且看實際共產黨在東南亞各國表現,很難說句各國共產黨有正常人。 給人感覺他們人生只有一個目的,用英國人的話就是,清除敵人。 如果說東南亞例子不夠慘烈明顯,韓戰就是特別慘烈明顯的例子。 其實後期金日成都不想打了,平壤都被美國人炸成平地了。 可惜蘇聯不願意,要求他繼續打。 你說東南亞各國好歹還有民族問題語言區分各方地方政治勢力加宗教問題,本來一直就不是什麼太平聖地。 沒有搞笑的意思,傳教士在東南亞也是辛苦的。 可是朝鮮半島這些問題都沒有,而且經濟基礎被日本人打得這麼好。 可是美蘇兩國都不願意退讓,死了這麼多朝鮮普通人,然後就兩韓了。 人生很講運氣,政黨也是,國家其實也是。 就算你在本國有相當政治勢力,沒錯我說的是泰共,在歷史的巨輪面前瞬間也就是被壓得粉碎。 家族再有錢還不是連你的死活都無法打聽,因為美國人真的朝泰共基地扔了魂飛魄散的炸彈的(转载)
香港的特殊地位是历史造就的,这是它成为东方之珠最根本的原因。自鸦片战争开埠五口通商后,华北和华南商人不必再翻山越岭将商品转运到岭南出口,西洋商人也不必大费周章到广东收购江南的丝绸和茶业等商品,于是广州的地位很快便让位给了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的上海。 自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红色中国重新与西方世界在经济上脱节,回到了类似闭关自守的状态,因此形势特殊的香港再次扮演了闭关锁国时期广州的地位,成为了中西方经济往来的唯一窗口,由于坐拥整个中国作为腹地,加上英国给予的自由贸易港地位,香港在这几十年里崛起成为中国次大陆上的东方明珠。 但1978年后,中国在经济上重新对世界开放,香港独特的地位不再。香港相比于其他的沿海开放城市,在地理位置、港口条件、经济腹地等因素上,并不比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更得天独厚,它的优势是政治上的,它适配了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它有着廉洁的公务员系统和公平的营商环境,它的教育培养更加面向全球的人才。 但这些优势并非什么不可复制的护城河。所以只要中国还坚持改革开放没有重回闭关锁国,香港地位逐步下降,渐渐回归一线城市行列甚至青岛天津等准一线城市,是它未来的必然趋势。 只不过圣上有形的大手加速了这一历史趋势,一巴掌直接把香港几十年才会走完的衰落趋势直接一步扇到位了,也彻底将萌芽中的香港地方意识塑造成了民族认同。以前在香港人拍《精武门》《叶问》的时代,香港人或许还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经过反修例的浪潮,香港人内心里恐怕不会再以中国人自居了。以后一旦中共无法用武力压服东方之珠了,那香港还会不会留在中国怕是很难说了(转载)
奴才北顧覓封侯,義士憂民白髮秋;亡命他邦歸未得,唯盼返鄉望鐘樓。 港豬已慣不知愁,黑警白煞一望收;卻怪當年丁丑歲,淪陷一去無回頭。 風雲兒女一身謀,饑溺難忘社稷憂;力挽狂瀾三萬里,莫教香江向北流! 龍爭虎鬥戰未休,驚濤浪裏一孤舟!但冀四海澄平日,手足煲底等聚頭。
對歷史和政治有興趣的。 起初只是對兩岸未來感到焦慮,於是想看看其他人的想法,卻找到了這個網站。 並沒有馬上就註冊,而是觀察了一段時間。 發現這裡有很多牆內的朋友後,逐漸有了註冊的念頭。 一直很想聽聽牆內朋友的聲音卻苦無機會,希望能夠藉由這裡得到想像中的交流。 以前是個旗幟鮮明的台獨派,但現在卻嚮往統一(民主統一)。以後呢?我也不知道。思想是會流動的,當下的思想也不一定是永遠。或許在接觸了更多事情之後又有了新的觀念,這都說不準的。 想來这里討論兩岸未來。 集權或聯邦或分裂,都是一種可能。並沒有堅持什麼制度,但偏好民主為核心的架構。當然,說這句話的當下就是一種矛盾。 最後想提提共產黨。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每一個政黨或組織的成立,本質上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只是時間久了,後來的人便忘了初衷。將錯就錯,到了最後,連想起來都是一種恐懼。 勿忘初衷,一直這樣提醒著自己。 喜歡歷史剖析,間或摻雜一些個人思想或體悟。夾議論夾抒情的文字,不知道要用甚麼詞彙來概括。議論也好,小說也罷,總之都是個人思想的展現。 希望能夠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為更好的未來而努力著的朋友。 我們都是自由的。
人在墙内,在Google上几次都搜到了品葱的文章,不过直到最近才开始认真关注这个论坛,和这里的人。 因为家里人大半生活在墙外,我不是被严格意义上的“中式教育”教导大的,所以从小到大都是让要求“听话,统一,遵守规定”的老师头疼的学生。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认为老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些反人性反伦理的规定会激起我强烈的反抗。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好像很多事情在一点点变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作为“人”活着:开始希望被尊重,想要可以发出声音的权利,以及作为独立个体的种种应有的自由。 然后,再然后呢,我突然就觉得世道变了大概是在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五六年没表达过,不愿意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至少不是在公共场合或者社交媒体上。公司里和朋友中移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里开始充斥着大量低智化的娱乐,甚至见到的脸都越来越相似。没有人在意宪法的修改,那些说真话的人被处罚被拘禁甚至被消失,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又少了一个“破坏安定和谐”的危险因素。所有人都在谎言编织的温床上,捂住眼睛不看,一二三一起唱赞歌,当然,那些不和谐的音调,不可说。 去年在香港,见到港人艰难的抗争,今年又在台湾亲身经历了大选,哭了一次又一次,于台湾是感动,于香港却是难过,气愤,然而当我看到网络上沸腾汹涌的“武统”,“进军香港”,所有情绪都只剩下绝望。中国不会好了,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人”了。 我支持台湾的独立,支持蔡英文总统,因为台湾从来就不是黑暗阴影下的一部分,台湾人值得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我也坚信如果没有大陆政府的种种打压,台湾会是另一个日本,另一个新加坡。 从开始关注到决定说点什么,是因为武汉的疫情。 家人是医生,我也对这一类新闻比较敏感,所以一月初见到cnn和纽约时报上关于肺炎的报道时,就有不详的预感,暗自祈祷共产党手起刀落解决这个麻烦,哪怕是出于维稳的目的,毕竟当年家人参与治疗SARS后高烧被隔离,虽说有惊无险,可我们都不想再经历一遍。 然而,家人作为援助医生还是去了武汉,只是隔几天会发来简短的一两句报平安,我不敢多问,怕打扰休息,也怕惹麻烦,没人知道医院里究竟状况如何,只怕也没人可以说。电视和社交网络上满屏幕都是口号和赞美,聚光灯下的摆拍和歌功颂德只是让我更揪心。没人在意这场场荒唐闹剧中被侵犯和践踏的人的尊严和自由,稍加诉苦质疑就会引来大量粉红的刁难和攻击,像是另一场拉开序幕的文革,只不过这一次是在网络上。 没人在意真相。 这么久心里一直堵着,然后看到品葱上的很多帖子和评论,就很想说点什么,可能词不达意或者逻辑不严谨,但还是想说点什么,这大概是为数不多可以说点什么的地方了,要知道上一次我一口气写下这么多,大概是十年前了。
李克强我想你了。。。。。
四象分野艹你冯,九九归一艹你冯 石榴树下艹你冯,二五八万艹你冯 三十六计艹你冯,四海九州艹你冯 六十四卦艹你冯,八十一难艹你冯 你爸骂你的每一句话都是完全平方数